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纪念碑性、技术物与见证物——读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读书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26 作者: 点击:

20241219日,吉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交流分中心成功举办了以“纪念碑性、技术物与见证物——读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为主题的读书会。文学院姜勇教授担任此次读书会的主讲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健副教授进行主持,来自文艺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的同学们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媒介学家与艺术性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姜勇老师开篇点明媒介学与艺术之间彼此交错又遥相呼应的关系。姜老师强调,“表现一门学科特征的是观点,而不是研究对象”,学者应起到“手电”的作用,聚焦古今,照亮未来。在学术道路中既要注重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梳理,深入发掘前人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探索以新的视角切入传统领域,从而激发理论的活力与生命力。

作者巫鸿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研究的触角不断向历史深处延伸。同时,他深受其师张光直先生影响,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中国学者在国际领域中的声音、对世界性的贡献等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在书中,作者对中国艺术史进行了漫长的历史溯源,梳理了从礼制艺术的时代到新历史时期,从宗庙礼器到宫室墓葬建筑纪念碑性不断变换的过程。

老师以6世纪北魏宁懋石室后壁画像为例,认为从对历代礼器和造物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技术在不同时期的“隆起超拔”和技术的累积性。无论是史前的玉礼器还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又都能显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对于超自然、超现实元素的应用与追求。与西方注重写实与再现的传统不同,中国艺术讲究的是“区隔”,从早期自然主义到逐渐抽象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始终是异于现实、与日常生活拉开差距的。

最后姜勇老师反思了如今做研究应当如何寻找话题,又当从何处开始言说的问题。他借用王阳明先生的“事上磨炼”提出“物上磨炼”,理论不能只在理论之中打转,希望同学们回归古代遗迹,在对物质遗存的探寻中磨炼心性,领悟更多的真谛。

  讨论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与老师们探讨了自己对于本书相关的理解并提出问题。 姜老师积极回应大家的疑惑和讨论,他指出纪念碑的宏大永恒与礼器的精巧可携带形成鲜明对比,但其中都存在着纪念碑性。抽象的艺术风格并未影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所谓的断裂背后其实隐含着一种连续性。中国古代本就同时存在着王室的、权威的、抽象的与大众的、世俗的、写实的艺术风格。放眼当今数智时代,物的充盈消解艺术价值,人也被逐渐还原为物,如何面对人类与AI双主体的问题十分值得反思。

  最后,王健老师总结,近年来媒介学与文艺学之间的交流对话逐渐加深,形成了一种交相呼应的学术氛围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关联性,以跨学科视野和交叉学科的思维看待问题,探索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交织,激发理论的活力与生命

摄影:于蕙宁

文案:李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