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吉林大学广告学创办三十周年庆首届东北亚时尚传播国际学术论坛在鼎新会议室顺利开幕。

会场内座无虚席,与会领导、嘉宾和参会学生坐满了整个鼎新会场。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霍志刚主持了本次开幕式,依次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丛皞致辞,介绍了吉林大学广告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绩,为学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栾国栋致辞,将出版业与人才培养有机联系,对吉林大学广告学建设表示认可,并对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未来发展寄托了殷切祝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立东致辞,指出了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对传播学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把脉定向,做好“两结合”,认真思考吉林大学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想好今天做什么才能做好明天。本着守正创新的精神,扩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生产力、影响力。

全体参会嘉宾在鼎新楼前合影后,进入了主旨发言环节,该环节由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鸣筝主持。

首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带来了《广告学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从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广告学专业变革和专业、平台建设、师资基础几个方面来探讨广告学的建设,以及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为面向国家需求建设的品牌国际传播专业,是广告学未来建设趋势的有益实践。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带来《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阐述了新闻传播学在繁荣景象下的内外隐忧,以及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找到新闻传播学的本体”才是破局之要。

魏玛包豪斯大学教授Markus Weisbeck带来了关于《SERENDIPTY》的讲解。他用多个视频和丰富的例证生动形象地体现设计的核心DNA是要像孩子一样玩耍,并且从教学方面来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思维,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灵感。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教授带来《广告设计生成与升维的体系建构》,从视觉艺术方面采用多个视频例证详细介绍了数字时代的智能化视觉文化生产,在个体创作和开源型创作的对比下,提出要充满思辨能力地拥抱技术迭代。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应用传播系主任胡菡菡副教授带来《品味的政治:青少年亚文化组族群的冲突与和解》,从数字增强效应下的品味聚合逻辑和自我标签的方面进行青少年如何建群的思考,并详细介绍了品味族群对外部情境的意义。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田毅鹏教授带来《东北亚文化传播的文明结构基础》,他认为,东北亚文明结构的底色很大程度上带有中华文明的色彩,并蕴含多次文化结构的转型,以小切口介入,深刻描摹了东北亚文化的传播轨迹。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姜宇辉教授带来《情感游戏,还是情感操控--科学,审美与修辞之间的情感设计》,从电子游戏中的情感设计入手,再延伸到商品设计的美学趋向应该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强调情感在设计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大阪大学教授Gyo Miyahara以线上视频方式进行发言,介绍了日本近畿地区Oversize风格服饰的“政治化”现象,他认为年轻人这种注重“无性别化”和“古着文化”的时尚现象打破了人们的固有价值观。

学院记者:吴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