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快讯  >  正文
学院快讯

“当代美学中的‘趣味’问题”——吉林大学首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4-04-10 作者: 点击:

“当代美学中的‘趣味’问题”

——吉林大学首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48日晚6:30-8:30,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为“当代美学中的‘趣味’问题”,特邀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研究员、开放大学教授、《英国美学杂志》编辑Derek Matravers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吉林大学文学院姜勇教授和梁玉水教授作为与谈人进行交流。三位学者共同在“趣味”的当代发展、中西比较、时尚文化多重视域中,探讨了“趣味”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和价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吸引了来自校内各个学院的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四十余人。四位浙江大学当代美学博士参加了线上学习与研讨。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凡君副教授发起并主持了本次论坛。

(“当代美学中的‘趣味’问题”论坛开幕一)

(“当代美学中的‘趣味’问题”论坛开幕二)

Derek Matravers教授讲座题为《“趣味”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

在论坛的讲座环节中,Derek Matravers教授发表了题为《“趣味”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的演讲。通过对“趣味”一词在英语语系的多重含义的概括,Matravers教授引出当代分析美学家关于“趣味”概念内涵的争论。他认为,当审美属性难以从非审美属性中区分开来的时候,当审美属性的客观物质基础难以确定的时候,“感知证据”成为辨识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Derek从“属性”本体缺位、格式塔形式、感受力三个层面,论述了“趣味”概念对于“审美属性”的支持,“趣味”概念兼顾了主体感受力和客体的基本属性,其作为经典美学概念的当代延续的必要性和价值,在此显现出来。在当代分析美学的发展中,Derek指出Budd把难以捉摸的审美属性概念与审美价值联系起来,就此用“审美态度”取代了“趣味”概念,但“审美态度”与“趣味”概念异曲同工地在审美判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发挥作用的两条途径是:感知和想象。D调音乐与庄重感相联系,罗斯科《褐红色上的黑色》与忧郁相联系,体现了“感知”在审美判断产生中的作用;而“想象”则在“感知”的基础上促生和实现了更加多元化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判断”。

Matravers教授主题演讲之后,姜勇教授和梁玉水教授分别从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和当代时尚文化的角度,对Derek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论,并围绕着“趣味”问题进行了中国式、当代式的阐发。

(姜勇教授评点并发表演讲)

姜教授的发言《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中的味与韵》,深入探讨了中国美学史上“味”的概念。他首先指出,Derek教授所讲述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美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众多差异。通过回归美学和艺术传统,中国对于“味”的理解和把握并非从抽象概念或术语开始,而更多地基于生活经验、艺术经验。“味”源自于“给膳”,同时又通于“韵律”,尤其对诗歌、绘画、音乐等技术经验乃至人物品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味”的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上的突出的地位是在美学实践中展开的。

姜勇教授特别强调了“淡”作为“味”之一种,在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古人提出的最高级的“味”是趋于无味的观点。这对中国美学史和艺术欣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举例说,被后世赞誉的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其诗歌的重要特征就是“淡”而非浓郁,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平淡之美的追求。同时,口味的分层级在中国文化中也有显著体现,如“品”和“韵”这两个词,就是用于划分不同层级的用语。他强调,这种对层级的划分不仅体现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Derek教授认真记录并高度评价了姜勇教授阐述的中国美学经验中“味”与“韵”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他也提出了中国美学“淡”与“浓”的关系问题。在与Derek的交流环节中,姜勇教授补充说明“淡”是中国美学的主流和正宗,呈现了中国美学中“味”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这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京剧审美之“浓”并不矛盾,且京剧审美的唱腔是否是一种绵延的“韵”和“淡”仍然值得进一步思考。他的发言增进了与会者对中国美学的理解,也为东西方美学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梁玉水教授评点并发表演讲)

梁玉水教授的发言《当代时尚文化中的“趣味”问题》聚焦于如何在当代文化实践中寻求和建立良好的审美趣味。他指出,趣味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既是美学问题,也是伦理学问题。梁玉水教授也分析了趣味能力在审美判断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这种能力既需要客体对象的属性品质,也需要主体的人为的主动性,是一种发现审美对象的审美品质、审美价值、形成审美态度或审美体验的能力,并强调了培养和提升这种趣味能力的重要性。他深入探讨了“趣味”在中文语境中的翻译和含义,指出“趣味”不仅仅是审美判断,更是一种富有判断力的、具有反思性和主体性的精神。通过主体的趣味判断,我们能够识别对象的审美品性与审美价值,进而产生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感悟。此外,梁教授还特别关注当代时尚文化中的趣味问题,认为在审美资本主义的文化语境下,我们更应该寻求良好趣味的建立。

Derek教授对于梁玉水教授关于当代美学视域中“趣味”的多重维度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表示充分认同和肯定。在回应Derek关于趣味能力的获得是主动探求还是被动建立起来的问题时,梁教授指出,趣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个体的主动探索和努力,也需要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梁玉水教授的发言为现场听众理解“趣味”在审美判断中的角色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现场同学与Matravers教授交流互动一)

(现场同学与Matravers教授交流互动二)

随后,多位现场青年学子就中西美学趣味的差异和联系,西方的“趣味”(taste)与中国的“味”的涵义对应关系与翻译方法,中英建筑和美术作品中“趣味”的差别与联系等方面,与Matravers教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孟凡君副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中西方美学学者的直接交流与对话,在中西方学者的美学与艺术交流、碰撞与融合中,激发青年学子的学术思考和学术探索热情。“趣味”概念涉及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感官本能和知觉能力、个体与群体、风格的普遍性与独特性等美学、艺术和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次论坛仅仅是一次开始,为未来更多更深入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口。最后,孟凡君副教授分享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论述的趣味培养的三种方法论,为与会者提供了进一步思考与品味的空间。

(供稿: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图片来源:贺雨晨、侯晴金)